您好,欢迎进入扬州昌隆试验机械有限公司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13773399642
扬州昌隆试验机械有限公司
产品搜索
PRODUCT SEARCH
产品分类
PRODUCT CLASSIFI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国橡胶行业发展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橡胶行业发展调查分析报告

浏览次数:3420发布日期:2011-04-16

摘要:橡胶行业是一个有160年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它是指以橡胶加工或直接服务于橡胶加工为职业特点的工业门类。因此,橡胶行业属于一个庞大的体系。
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生产设备或橡胶部件。可见,橡胶行业的产品种类繁多,后向产业十分广阔。

 

一.橡胶行业及相关概述

橡胶按原料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按形态分为块状生胶、乳胶、液体橡胶和粉末橡胶。乳胶为橡胶的胶体状水分散体;液体橡胶为橡胶的低聚物,未硫化前一般为粘稠的液体;粉末橡胶是将乳胶加工成粉末状,以便配料和加工制作。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热塑性橡胶,无需化学硫化,而采用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方法成形。橡胶按使用又分为通用型和特种型两类。

常见橡胶及缩写:天然橡胶NR 丁苯胶 SBR 丁基橡胶 IIR   氢化丁晴胶HNBR  丁晴胶 NBR  氯丁胶CR  合成橡胶SR

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三叶橡胶树,当这种橡胶树的表皮被割开时,就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称为胶乳,胶乳经凝聚、洗涤、成型、干燥即得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是由人工合成方法而制得的,采用不同的原料(单体)可以合成出不同种类的橡胶。合成橡胶是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料,其生产不受天气影响,供应稳定,综合性能虽与天然橡胶有差异,但通过并用或选用不同的SR品种牌号,可获得较NB更为优越的制品性能,是当今橡胶工业中*的材料。SR是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它与NR一起构成橡胶加工行业的zui基本原材料,广泛用于轮胎、胶管胶带、胶鞋、机械配件和日用橡胶制品等的制造中,SR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材料,其中轮胎制造是SR的zui大消费市场。

世界SR工业于20世纪60年代形成丁苯橡胶(SBR,包括ESBRSSBR)、聚丁二烯橡胶(BR)、聚异戊二烯橡胶(IR)、乙丙橡胶(EPR)、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IR)和丁腈橡胶(NBR)等七大基本胶种的产品体系,还大量生产了苯胶乳和热塑性弹性体,以及量少但价值*的特种弹性体,如氟橡胶、硅橡胶、聚氨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及丙烯酸橡胶等。SR生产装置已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SR消费量于1962年超过NR,根据世界合成橡胶生产者协会(IISRP)数据,目前SR约占世界橡胶消费总量的53%

二.中国橡胶行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橡胶行业得到不少发展,已有细分行业稳中有升,新生橡胶细分行业则飞速发展,但同时,橡胶行业也还存在环境、资源、灾害、创新等问题。

  2004年,全国天然橡胶种植总面积69.62万公顷,开割面积45.19万公顷,干胶产量57.33万吨。其中农垦橡胶种植面积41.1万公顷,民营28.52万公顷,分别占全国橡胶总面积的59.03%40.97%

  2005年,海南遭遇50年罕见的干旱和百年不遇的台风灾害,天然橡胶生产遭受重创。为挖掘国内天然橡胶种植、加工的发展潜力,增加自给,中国橡胶行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认真贯彻国家安全、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方针,并取得重大成果。尤其是橡胶助剂行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绿色环保型助剂大幅增长,防老剂品种产量比例已达80%,促进剂达50%,有毒、有害、高致癌的NOBS生产量得到有效控制;废橡胶综合利用率达65%以上,再生胶及胶粉后加工利用领域扩大。

  2006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六届三次理事会讨论通过并发布《中国橡胶工业十一五科学发展规划意见》及橡胶行业十一五实施战略规划意见。这是由协会组织制订的行业规划。规划表明,橡胶工业十一五期间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全行业要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橡胶工业的强国。

  中国橡胶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到2010年,中国天然橡胶总消耗量将达到230万吨,橡胶工业的产品结构将有较大变化,新型产品、更新换代产品增多、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扩大,生产技术有明显进步。

橡胶行业的特征决定了当一国的橡胶行业成熟后,该行业的景气状况与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将保持很强的相关性:其发展周期的长度与该国经济周期的长度相当,走势同向;但由于橡胶行业属于基础工业,它的周期变化要略提前于经济周期的变化。另外,同样由于橡胶行业处于国民经济生产链的前端,其周期波动的波幅要小于产业链末端行业的波幅,也小于整个经济的波幅。因此,从产业投资的角度看,成熟的橡胶行业比较接近收益型投资行业。

三.中国橡胶市场及政策分析

政策因素分析一向是我国商品市场走势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中国加入世贸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后,国家对于政策制定理念和操作方法趋向成熟。因此,关注政策的制定和走向对把握天然橡胶长期价格有很大的帮助。我国SR产量SBS和丁苯胶乳产量从1998年的61万吨上升到2004年的137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4.6%,其中七大基本胶种国内产量从51.5万吨上升至98.9万吨,年均增长11.5%

我国SR表观消费量SBS和丁苯胶乳及其它胶1998年的106万吨上升至2004年的238万吨,年均增长率达14.4%,其中七大基本胶种的国内表观消费量从66.6万吨上升至150.3万吨,年均增长14.6%。产量和消费量增长率均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率。

国内产量与市场消费年增长率相比,生产量增长低于消费量增长,净进口量增长较快,国产SR总体*维持在57%左右,其中七大基本胶种*为65%以上,其中轮胎用橡胶(BR+SBR+IIR+IR)*在70%以上,非轮胎用胶(NBR+CR+EPR)*较低,在40%以下。从供需平衡来说,各主要胶种*有较大差别。

轮胎用胶中,丁苯胶、顺丁胶供应较好些,丁基胶供应严重不足,依赖进口程度高,特别是制造无内胎轮胎必须的内衬气密层用胶-卤化丁基橡胶目前尚未生产,可代替NR应用的异戊胶没有生产。非轮胎用胶中,丁腈橡胶和乙丙橡胶市场供应仍主要依赖进口。目前丁腈胶、乙丙胶和丁基胶产量均已达到其装置设计能力,国内供应量增加有待进行新一轮装置能力扩建。

国内合成橡胶使用比例不到45%。按照IBSG统计数据含胶乳和热塑性弹性体SBS,中国SR使用比例从1998年的54%升到2003年的58%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58.6%的差距并不太大。但如按照合成橡胶生产者协会(IISRP)的统计模式仅为七大基本胶种,不含SBS和胶乳,我国SR消费量仅从1998年的66.6万吨上升到2004年的150.5万吨,SR使用比例从43.6%上升到44.6%,仍低于世界52.6%的平均水平,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国内SR使用比例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先是我国轮胎工业中SR使用比例较高的轿车胎产量低,在轮胎耗胶总量中所占比例小,而耗用NB较多的载重车轮胎产量较大,所占比例高,使轮胎工业耗用合成橡胶比例(49.8%)较世界发达国家低。其次,部分SR品种的国内供应能力严重不足也是重要原因,如内胎中可广泛使用的丁基橡胶还主要依靠进口,轮胎和力车胎的内胎丁基化率较低,采用NR的内胎还有大量生产;一些橡胶民营私企技术层次低,将传统NB成为材料,使一些本该使用SR的领域仍在使用NR。世界73%NR消费于轮胎工业,即消费于非轮胎的橡胶制品使用NR只占总量的19%-27%,而根据国内2002年的消费数据分析,NR资源用于轮胎制品的只占49%41%用于其它橡胶制品,说明我国除提高轮胎SR使用比例外,必须重视非轮胎产品中用SR替代NR的潜力。    要提高SR使用比例,就要有超前意识面对市场,与下游用户密切合作进行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才能加快产品开发进度,尽快以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扩大市场。

国家相关政策

国家储备作为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始终保持一项政策,历来备受各方关注。国家储备对稳定生产和价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政策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收储和放储来进行,即在低价时进行收储,在高价时进行放储。在天然橡胶方面,我国储备操作比较少见报端。但在08年下半年,国储的高调行为引来市场各方积极关注。当时天然橡胶短时间内从2万多元暴跌到1万元以下,对农垦系统产生巨大冲击。为稳定生产,保护胶农利益,国家果断采取了收储行动。根据国家物资储备局与海南农垦和云南农垦签署的国家储备橡胶协议,在6个月内将完成10.5万吨橡胶收储计划,其中海南农垦获得的收储数量为5.5万吨,云南农垦为5万吨。*批天然橡胶收储在418日前完成两垦区天然橡胶收储5.5万吨,其中云南农垦2.5万吨,海南农垦3万吨,收储价格为14600元/吨。4-8月,两大垦区将再交储5万吨。此外根据市场环境,若胶价处在低谷时,国储局有意向在09年下半年增加天胶收储数量作为战略储备。从收储具体政策看,这对国内天胶现货形成有效的支撑。为此海胶集团表示,国家的收储计划,无论对稳定橡胶市场、稳固橡胶产业,还是对橡胶生产企业的经营和广大胶农增收,都会起到积极作用。由于开割后的几个月产量本来就不大,国储收储量几乎将新增资源收走,这极大地缓解了国内现货市场的压力。

四.中国橡胶生产制造业

橡胶加工

  橡胶加工一般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或挤出、成型和硫化等基本工序,每个工序针对制品有不同的要求,分别配合以若干辅助操作。为了能将各种所需的配合剂加入橡胶中,生胶先需经过塑炼提高其塑性;然后通过混炼将炭黑及各种橡胶助剂与橡胶均匀混合成胶料;胶料经过压出制成一定形状坯料;再使其与经过压延挂胶或涂胶的纺织材料(或与金属材料)组合在一起成型为半成品;zui后经过硫化又将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制成高弹性的zui终产品。

橡胶机械

  橡胶机械是用以制造轮胎等各种橡胶制品的机械,包括用橡胶机械、轮通胎机械和其他橡胶制品机械三大类。

  通用橡胶机械是制备胶料或半成品的机械,包括原材料加工机械、炼胶机、挤出机、压延机、帘帆布预处理装置和裁断机等。其他的橡胶制品机械有制作胶带、胶管、胶鞋、模型制品、胶浆和乳胶制品所用的机械。

 

中国橡胶机械行业发展简况

  中国橡机工业生产连年飙升,销售扶摇直上,呈现井喷式发展之势。中国橡机正在世界东方崛起,并开始确立大国地位。

  2004年,中国橡胶机械行业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26家企业销售收入达45.7亿元,同比增长57%;出口交货值4.53亿元,同比增长171%;产品销售率达到99.2%2005年,中国橡胶机械行业的增长速度较20032004年的井喷式行情明显放慢,但利润持续增长,出口创汇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2006年,中国橡胶机械29个主要单位实现橡胶机械产值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销售收入5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以此估算中国橡胶机械销售收入达到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2007上半年,中国25家主要橡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86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3.7%,表明橡机行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

  中国橡胶机械产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能力还亟待加强,现有的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且主要集中在硫化机、成型机上,在数量上也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而实际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有较大潜力可挖。中国橡胶机械品牌意识及影响力不足也是制约其做的一大因素,而且大多企业的化步伐较慢,此外,产品的售后服务更是软肋,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体系。

  中国橡胶机械厂家必须建立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产品开发的力度,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并树立大市场的观念,加速从国内型工厂向企业的转换。同时,企业还要树立品牌意识,争创中国的橡胶机械,进而争创世界的橡胶机械。

十一五期间,橡胶制品将全面更新换代,这向国内橡机行业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商机,国内橡机还需进一步跟上和满足橡胶制品技术进步的要求,尤其要注重非轮胎橡胶制品橡机的开发,以实现和橡胶工业的同步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国轮胎年总产量将达到3亿条,子午化率将达到70%,其中全钢胎要发展无内胎及公制轮胎,半钢胎要发展宽断面、高速度级别产品,工程胎子午化也势在必行,这些都需要橡机制造厂提供新型设备,同时还要满足橡胶工业安全、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除轮胎设备外,橡机企业还应将目光转向非轮胎橡胶制品设备。

 

五.中国橡胶行业前景展望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现在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经过艰苦努力,可以实现很好的发展。

先,国家高度重视。2006年,为了鼓励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国家启动了天然橡胶良种苗木补贴项目。2007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意见”,明确了新阶段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月标,为今后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次,市场需求旺盛。从2003年开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zui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近几年消费量每年都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而天然橡胶自给率则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44.73%下降到2004年的31.86%2007年则降到了25%左右。旺盛的需求,为发展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再次,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一是在提高单产上仍有潜力。制约天然橡胶单产水平提高的主要问题是品种和树龄老化,中低产胶园面积大,幼龄胶园的抚育管理跟不上。通过加快对全国150万亩树龄在35年以上的老胶园更新步伐,更换品种,优化树林结构,提高胶园生产力;通过胶园土壤地力改良、配方施肥、病虫防治、低频刺激割胶等新技术的综合应用,逐步完成对现有低产胶园的改造;通过对2001年之后种植的未开割胶园,在土肥改善、病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加强抚管,提高胶园的持续生产能力。三项措施的采用,可以使天然橡胶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0%以上。二是在扩大面积上仍有一定空间。我国适宜植胶的土地面积约有100万公顷,目前还有10多万公顷以上的土地可以开发种植橡胶。此外,我国企业还可以依托技术、管理、资金和产业化经营优势,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到周边国家建设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和加工厂,增加我国天然橡胶的有效供给。

综合以上粗浅的分析和回顾,预计今后几年,国内天然橡胶将会进入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到2010年,国内天然橡胶面积有可能达到1400万亩以上,国内天然橡胶产量有望在70万吨左右,加上国外基地生产加工的天然橡胶,产量有望在90万吨以上。到2015年,国内天然橡胶面积有可能达到1500万亩以上,产量有望达到85万吨以上。

 

 

Contact Us
  • 联系QQ:1915232951
  • 联系邮箱:yangping5875@163.com
  • 传真:86-0514-86231012
  • 联系地址:江苏江都市真武镇工业园区

扫一扫  微信咨询

©2024 扬州昌隆试验机械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14353号-8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sitemap.xml    总访问量:260521 管理登陆